星期四, 四月 05, 2007

网易黑龙江哈尔滨网友(218.9.233.*)的原贴:
 以八十年代末 期那一场特殊的历史变故为界,中国改革开始脱离它原来的精神指向,而逐渐沦为特殊分利集团的专利。自此之后,从表象上看,中国的市场化进程虽然比之八十年 代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改革的真实内容却偷偷地被垄断、被劫持,成为仅仅服务于强势利益集团的独家秘笈。我们无法详尽解析这种改革蜕变的历史秘密。简短的解 释是,这是由于中国改革的官僚依赖路径所造成的。这种改革路径引发了非常严重的后果。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改革背弃了初始的全民契约,变成了一种不受监 督、不受制约、不需要全民共识的官僚垄断工程。既如此,牺牲核心圈之外人们的利益也就成为一个逻辑的必然。
  事实上,早在九十年代初期,就 不断开始有社会群体被抛离这列改革快车之外。当时间或流传出的各种「下岗工人自杀」的类似寓言版本,传达出中国社会对改革的普遍不适应症状──改革综合 症。这种在后改革时期四处蔓延的改革综合症,不仅严重削弱了中国改革的社会基础,也开始直接威胁改革的另一个前提:稳定。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增长,即所谓 做大馅饼,就成为中国政治中压倒一切的目标。
  在中国战略家们那里,有一种根深柢固的信念:经济增长可以将我们渡向彼岸。只要有经济增长, 只要有不断扩大的财富基础,中国就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腾出手来,解决转型中积压下来的各种问题。按照一句经典的政治格言就是所谓「发展是硬道理」。但显 然,斤斤计较于「效率」的策士们忘记了凯恩斯曾经暗示过的这样一条更「硬」的道理:从长期看,真正的增长只能是正义的产物,公正即效率。
   所以,对于中国那些偏执的改革家来说,只要有利于促进短期经济增长的,哪怕再短视的措施都可以用改革的名义出台。改革不再是有确定内容、确定目标的一种自 我生长、自我维护的机制,而彻底变成了经济增长的一种附属、一种工具。这实际上是中国改革在九十年代中期的又一次重要蜕变,从服务于全民的改革,变成了服 务于短期经济增长(GDP)和特殊利益集团的改革。以九十年代中期之后开始的教育、医疗、住房等改革为例,这些「改革」虽然有利于赎买某些特殊利益集团, 有利于推动广泛的货币化进程和经济增长,但其结果却是将更多的人抛到了改革之外。
看透了这一层,我们就知道中国不必让世界惊诧!!

http://comment.news.163.com/news_guoji2_bbs/3B8EFN3G0001121M.html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