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选修课程为突破口
稳步推进职业院校弹性教学制度实施
杨黎明
摘
要:为稳步推进我国职业院校弹性教学制度的实施,提出了以选修课程为突破口的策略;并就什么是选修课程、为什么要开设选修课程、选修课程的比例以多少为宜、选修课程开设的原则是什么、哪些活动可以作为选修课程、哪些内容可以成为选修课程、选修课程主要由谁来开设、学生如何选择选修课程、如何保证选修课程的质量、选修课程的开设给教学带来了哪些新的变化、选修课程的开设给学生工作带来了哪些新的变化、信息技术的发展给选修课程的开设提供了哪些帮助等等选修课程开设中的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职业教育;弹性制度;选修课程
作者简介:杨黎明(195()—),男,浙江诸暨人;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同济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国职教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教学管理研究会主任。
以学分制度为核心的弹性教学制度正在我国职业院校逐步兴起,学分制度实施的最大收益者是企业和学生.企业和学生的收益是通过选择来实现的,这种选择在近期主要体现在选择课程、选择专业和选择教师上。由于学分制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笔者在多年对学分制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提出了以选修课程为突破口,稳步推进我国职业院校弹性教学制度实施的策略,并提出若干实施选修课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及其解决的对策,求教于各位职教界的同仁。
1.什么是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是相对于必修课程而言的课程,是满足企业和学生特殊需要的课程,是企业和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自主选择的课程。开设选修课程的—个重要任务是拓展学生的视野,教师领进门,深造则全凭学生自己,选修课程的这—特点决定了每门选修课程的学时不宜太高。每门选修课程的每周课时数—般不超过2课时;每门选修课程的总课时数—般不超过36课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知识总量的不断增加.着力于学习方法的培养正日益取代于单纯的知识传授,选修课程更是出现了小型化的趋势。
选修课程按性质可区分为限定选修课程与任意选修课程。限定选修课程与任意选修课程都属于选修课程范畴,但两者之间明显地存在着差别。任意选修课程是指可供学生挑选的选修课程,一般不附带前提条件,可任意挑选;限定选修课程同样也是指可供学生挑选的选修课程,但一般都带有前提条件.学生在挑选时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比如在三门课程中选择其中的—门课程,或者二门课程中选择其中的—门课程等等。
选修课程按内容可区分为:专业横向拓展的选修课程,专业纵向沿伸的选修课程.陶冶学生情操的选修课程,跨系跨大类的选修课程,工具类的选修课程,文化基础加深的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按形式可区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学科课程已被大家所熟知,相对比较好理解,活动课程主要是指通过某些活动来提升学生的学业水平,常见的活动课程有创新活动课程、科研活动课程、技能活动课程、社团活动课程、义务劳动活动课程、勤工助学活动课程、各类讲座活动课程等等。
2.为什么要开设选修课程
职业院校开设选修课程是实现职业教育从“供给驱动”向“需求驱动”转变的客观要求。当职业教育处于“供给驱动”阶段时,由于职业教育在整体上处于卖方市场,所以,目标的制定、课程的设计、教学的实施主要听从与职业院校;而当职业教育处于“需求驱动”阶段时,由于职业教育在整体上处于买方市场,职业院校在维系教育自身规律的同时,还要注意倾听企业和学生的意愿,尽可能的满足企业和学生的要求。,这样,选修课程的开设就自然而然地放到了职业院校的议事日程中来。
选修课程具有满足企业和学生的特殊要求的功能。不同的企业,存在着不同的要求。即便是同一行业的企业,也会因企业的大小、企业管理模式的差异、企业文化追求的不同而不同,这些不同的要求.就构成了企业的特殊要求,选修课程的开设就是为了满足这部分特殊的要求;不同的学生,同样也存在着不同的要求。即便是同—层面的学生,也会因个人兴趣的不同、已有基础的高低、潜能挖掘的深浅的不同而不同,这些不同的要求,就构成了学生的特殊要求,选修课程的开设就是为了满足这部分特殊的要求。
同一行业的企业,比如都为机械行业的企业.都需要从事金属切削加工的技术工人,尽管在企业大小、管理模式、文化追求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的不同,但在金属切削加工工人应知应会这个基本点上应该是相同的,任何一份需要金属切削加工专业毕业生的订单都不可能缺损这一部分内容,这部分共同的内容就构成了金属切削加工专业的必修课程.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的订单主要是通过选修课程来实现的,而不是人们普遍认为的是通过必修课程来实现的。
同一层面的学生,比如都为金属切削加工专业的学生,尽管在个人兴趣、已有基础、潜能挖掘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的不同,但在金属切削加工工人应知应会这个基本点上应该是相同的,任何一个有志于从事金属切削加工技术的学生都不可能缺损这—部分内容,这部分共同的内容就构成了金属切削加工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个性的塑造从总体上来看,也主要是通过选修课程来实现的。
3.选修课程的比例以多少为宜
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的精神,中等职业学校的必修课程约占总课时的60%左右,选修课程约占总课时的40%左右。在选修课程中,限定选修课程约占四分之三,任意选修课程约占四分之一。
不同专业之间选修课程的比例并不一定要求相同,通常专业目标清晰,专业工作岗位相对稳定的专业,比如机械制造专业,选修课程的比例可以适当的低—些;而专业目标不很清晰,专业工作岗位不够稳定的专业,比如市场营销专业,选修课程的比例可以适当的高一些。
不同教育层次之间选修课程的比例并不要求—定相同,通常较高层次的教育类型,比如高等职业教育,由于学生具有一定的选择能力,所以选修课程的比例可以适当的高一些;而较低层次的教育类型,比如中等职业教育,由于学生尚在培育选择能力,所以选修课程的比例可以适当的低一些。
不同教育类型之间选修课程的比例并不要求一定相同,通常学历教育,由于教育目标的要求较高,教育实施的时间较长,所以选修课程的比例可以适当的高一些;而资格证书培训,由于教育目标比较专一,教育实施的时间较短,所以选修课程的比例可以适当的低一些。
选修课程的比例并不是越高越好。因为课程的总量是个常数,选修课程多了,势必必修课程就会减少,专业人才规格的基本要求就可能实现不了。在一个教育计划中,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应保持适当的比例。
选修课程比例递增的速度也不是越快越好。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之间的比例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在实施学分制度的前期,考虑到教师、学生、教学管理都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选修课程的比例不宜很大,随着学分制度的逐步推进,选修课程比例递增一般也不宜过快,需要积极稳步地推进。
4.选修课程开设的原则是什么
一些职业院校,积极鼓励教师开设选修课程.教师能够开设什么样的选修课程.就把该课程作为选修课程,来供企业或学生挑选。其想法是好的.但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有些好不容易开设的选修课程并没有得到企业和学生的认同。这客观上是对为什么要开设选修课程,在认识上还存在着一些差距。
选修课程开设的原则是满足企业和学生的要求。企业或学生所提出的、合理的、能够满足他们特殊需要的课程,作为职业院校来说,即使暂时没有条件,也要积极创造条件,为企业或学生开设;企业或学生暂时不需开设的课程,即使已经具备条件,也不要急于开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选修课程的开设就好比是企业或学生开出菜单,学校和教师根据菜单的要求做出美味可口的菜。
企业所需选修课程的要求,一方面可以在职业院校对企业的调研过程中得到,另一方面职业院校的教学主管部门也可以通过企业的订单直接地获悉。企业订单的要求比较清晰地反映了企业的全部特殊要求。从长远的角度看,企业和职业院校之间应该构建一个信息交换平台,定时交换需求信息,,
学生和职业院校之间也应该构建同样的信息交换平台,这样,学生所需选修课程的信息就能够源源不断的传递到教学主管部门中来。在职业院校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会、团委的组织作用,通过他们广泛地征求学生的意见,尽管在初始阶段可能是分散的。学生的要求是需要引导的。
5.哪些活动可以作为选修课程
可以作为选修课程的活动非常多,当前学分制度实践所展示的活动主要有创新、社团活动、科研活动、技能活动、义务劳动、勤工助学活动和各类讲座等等。可以作为选修课程的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更多的活动还有待于职业院校的教师去进一步探索、发现和创造。
创新、社团活动:为了鼓励学生在科研、论文发表或者社会活动中有突出表现,东华大学近日推出了“学分激励制度”。“学分激励制度”包括“创新学分”和“奖励学分”两个部分。前者指学生获得专利、发表论文及其它成果,以及在各级竞赛中所取得的成绩;后者指学生在社会实践或社团活动中表现显著也可获得一定数量学分。“学分激励制度”的特点是计算绩点,并且可以重复累计。学生拿到的奖励学分以最高绩点4分(相当于参加考试获得90分以上)计算;奖励学分之间可以重复累计.如某学生在校期间获得了一项发明专利,得到4个创新学分;该学生还参加省市级的演讲比赛,获得3个奖励学分,两者相加他总共可以得到7个学分奖励。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校方正在考虑学生获得职业技能证书也可以相应的得到奖励学分。
科研活动:复旦大学化学系为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研,推出学生科研实践创新计划,通过配备导师、学分相抵等措施从制度上保障,激励大学生主动参与科研创新。院系从大学二年级开始,给每2至3名学生配备1名55岁以下的高级职称导师。导师的作用在于适时引导学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上升空间。导师作为中间桥梁,将带领学生走进实验室,引导他们进行科研实践。学生如果想在毕业后推荐成为免试的硕士研究生,本科期间参与科研情况将作为主要衡量标准。“科研抵学分”政策力求在课堂外张扬学生的个性,确保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得到最好的发展。
技能活动:上海市将通过在青年技术工人中推行技能培训学分制,使“青年鲁班”迈上破格提升的“快车道”。青工技能培训学分制是指以学分形式,记录青年技术工人参加职业培训、创新创效和技能比赛等情况,并将学分与职业技能鉴定相衔接的学习培训制度。学分构成分为四部分,以职业培训学分为主,辅之以创新创效能力学分和技能比赛学分;此外,企业还可以因地制宜,把青工岗位绩效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考核纳入学分模块。自此,青年技术工人不必再受到工龄年限的限制,只需修满一定数量的学分,就能参加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考试,从而实现职业技能等级的破格提升。在技能培训学分制先期试点的上海汽车集团,无论是获得的国家专利成果、在核心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还是在企业内部被采纳的合理化建议、降本增效的金点子,都可以核定为学分。在创新创效中有重大贡献的青工,还可以享受加分,直接破格参加职业资格鉴定。
义务劳动、勤工助学活动:南京理丁大学日前出台的《第二课堂实施暂行办法》,首次将包括科研、学科竞赛、课外科技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在内的“第二课堂”列入学校学生培养计划,并规定该校学生必须获得以上“第二课堂”的4个学分才能毕业。此举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本学期起.南理工的学生参加义务劳动、勤工助学等满16个小时可获得0.5个学分;参加科研训练项目、开放性实验等活动可获得1.5个学分。
各类讲座:日前,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在向仪征化纤、扬子乙烯、扬子江制药等大型企业征求对毕业生的意见时了解到,学生在工作之后,所学能用上的不过20%左右,剩下的80%则需要在实践中继续学习,显然学生的知识结构、社会适应能力、吸收新知识的能力等综合素质在工作岗位上显得特别重要。为了适应市场需要,该院决定在教学计划中安排2个学分的“学术讲座”,邀请国内外专家、教授来院进行学术交流和讲座,以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四年的学习中,学生必须听满32场有关专业知识、人文素质的讲座,才能拿到该项学分。这一措施不仅调动了学生听讲座的积极性.也为用人单位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了比较科学的数据。
学生参加以上各项活动并取得了成果,获得相应的学分完全是理所当然的事,也是不容置疑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其间就一点没有问题了,事实上在有些方面确实还存在着若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各项活动的学分如何计算。如参加省市级的演讲比赛可获得3个学分,参加义务劳动、勤工助学等活动满16个小时可获得0.5个学分,听讲座满32场可获得2个学分等等。应该肯定各校的规定都是有一定的依据,但如何将这些特殊的规定上升成为一般的规定,尚需作进一步的努力。
6.哪些内容可以成为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的内容非常广泛且无法穷尽,它是二个动态的、持续发展的过程。下面所列举的主要是服务于学生的选修课程的内容,之所以没有选择职业院校的个案(下同),只是为了使个案更加典型、更具有说服力。
贴近生活的选修课程:“为什么会生一个兔唇女儿呢?”上海市建平中学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开始研究兔唇形成的原因。他们开设的“生活中的生物学”课程,被分成“生、老、病、死、吃、喝、玩、乐”8个章节,内容贴近生活。“生”,不仅教授生育的过程,还将探讨遗传病的成因,如环境污染,母亲怀孕期抽烟导致体内环境异常等,为学生解惑;“死”,讨论“植物人还是不是人”等话题,从生物性和社会性等多方面让学生全面认识死亡。贴近生活的选修课,引导学生把知识应用于生活,再从生活中提炼问题,继续寻找相关知识以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同性恋和艾滋预防选修课程:复旦大学从3年前开始在研究生中开设同性恋研究选修课程,每次开课就会受到学子的欢迎。“如果因为同性恋是‘少数人’就歧视他们,那么我们人人都可能在某种标准上属于‘少数人’而遭到歧视。”讲课教师本人也是一名同性恋者,但他并未因自己的性取向问题而自卑和困惑,反而在学习和工作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并获得了不少荣誉。开课3年来,每学期前来选修这门课程的人数都是个位数,本学期目前只有一名主攻皮肤科的女博士研究生在选修。更多的学生宁愿采用旁听的形式来了解有关同性恋的知识。这些旁听者中,有本校的,也有外校的,甚至还有同性恋者通过网络了解到这门课程,而慕名前来的。
高尔夫球、舞龙舞狮选修课程:在厦门大学,体育课已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之一。除了传统的田径、篮球、排球等项目外,还开设了攀岩、棒球、街头跳舞、野外生存、自卫防身、跆拳道、高尔夫球、舞龙舞狮等30多个选项,校方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让他们树立终生锻炼、追求健康生活的意识。厦大在去年秋季就开设了高尔夫球选修课
(厦大开设高尔夫球课的条件得天独厚,拥有自建的高尔夫球练习场,占地约70亩),学生都非常喜欢,只可惜条件有限,供不应求。在今年新生开学典礼上,校长提出要让每个愿意选修高尔夫球体育课的学生都有机会,并希望经济、管理、法学、软件4个学院的学生都学会打高尔夫球。因为高尔夫球是一项很有益的高雅体育运动,同时也是一种好的社交手段,如果学生在学校就能掌握这项运动.对今后的发展是有益的。
社交、礼仪选修课程:虽说是周末,但江西财经大学国贸学院的礼堂里却座无虚席,甚至走廊上也站满了人,学生们在屏息凝视、静心聆听,不时作着笔记。礼堂里,该校教授正在上礼仪课。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是对身心的外在调试。通过礼仪修养和训练,能改善人的外在形象和内在气质,做到内外兼修,从而全方位提升自身的素质。不少学生坦言.之所以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听课,最主要的原因来自于毕业班学长们的教训,他们中的一些人在求职中,常常因为一些看起来毫不起眼的小“失误”,而最终导致求职功败垂成。在交际场合懂得适当的礼仪,果断有力的握手,富有亲和力的微笑,能记下初识者的姓名等,都可以让你比别人更胜一筹。
选修课程的内容是因人而异,对于某人喜好的内容,可能对于其它人来说,不一定喜欢;选修课程的内容是因专业而异,对于一个专业是选修课程的内容可能对于另一个专业就不一定是选修课程或者已经成为必修课程了;选修课程的内容还因时间而异,对于今天是选修课程的内容可能在明天就不一定是选修课程,因为已经家喻户晓、人人都能掌握了,或者变成人人要学的必修课程了。
选修课程的内容同样存在着与时俱进的要求。选修课程的内容随着热点问题的转移而转移,作为热点问题,甚至是有争议的热点问题,特别需要听到教育工作者的声音,教育工作者应该是站在学生的前方引导他们,而不是在学生的背后指责他们;选修课程的内容随着社会难点问题的解决而变化,作为难点问题,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去探索它、解决它,而不是回避它、疏远它。
7.选修课程主要由谁来开设
选修课程可以有学校的自有教师,兄弟学校的兼职教师、企业的技术人员、网上的优秀教师等等共同来开设。
学校的自有教师理所当然地应成为开设选修课程的主力军。自有教师在完成必修课程教学任务的同时,确实具有开设选修课程可能性,尽管有一定的难度。其中的关键是如何充分调动自有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充分发挥蕴藏在自有教师身上的潜能。已经试行学分制的职业院校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自有教师开设2—3门选修课程是完全有可能的。
兄弟学校的兼职教师是开设选修课程的同盟军。兼职教师具有教师的资格,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完全胜任选修课程的教学工作。美国的社区学院还特别强调了使用兼职教师的诸多好处,而且普遍都拥有50%的兼职教师。兼职教师的不足主要体现在现阶段的人事制度上,尽管现阶段的人事制度还不够完善,但并不否认职业院校可以使用兼职教师,不少院校均采取不求其有,但求其用的策略。实践证明,这确实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企业的技术人员是开设选修课程不可忽视的骨干力量。企业的技术人员长期工作在生产第一线,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企业所应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十分了解,他们的这方面的优势往往是职业院校教师无法比拟的,说得更深刻一些,这些选修课程的开设非他们莫属;但企业的技术人员也有自身的不足,他们中的部分尚缺乏教学的经验,所以在发挥他们特长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对他们的所缺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网上的优秀教师是开设选修课程的一个重要补充。这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给我们教育工作者奉献的一份厚礼。借助于因特网,我们可以找到最优秀的网上教师,可以学习到他们所传授的精品课程,在这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是网上拥有的课程和我们所需的课程之间还不是非常的匹配。
对于职业院校来说,所有的选修课程都由自有的教师来承担既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建立选修课程教师资源库的工作应尽快地放在职业院校的议事日程上来。选修课程教师资源库的建设需要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建库的重要性要有充分的认识;二是要有足够多的能够胜任选修课程教学的,并且愿意来校施教的教师;三是要有足够多的适合学生学习的选修课程内容。
8.学生如何选择选修课程
在当前情况下,学生选择选修课程在总体上还是应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导师一般应有高年资的、对专业比较熟悉的、对学生又比较热爱的教师承担。导师的指导通过专题介绍和个别咨询服务的方式进行。学生在导师的帮助下,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和学期课程的安排来选择选修课程;根据自身的能力选择选修课程,不宜超负荷的多选,也不宜贪图舒适而少选;应在分类选修课程的上下限区间内选择选修课程,尽可能的将所获得的学分成为有效学分或优先考虑有效学分的获得。
教学主管部门通常在每学期十五周左右公布下一学期可供选择的选修课程和任课教师简介。学生选择选修课程可以通过人工进行,也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人工选课是学生每人填写一张选课申请表,反映自己的选课愿望,最后由教学主管部门综合平衡,尽可能的满足学生的愿望,如实在无法满足,则要求相关学生进行第二次填写选课申请表,直到基本匹配为至;计算机选课,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一个选课的随机号,根据编号的先后依此进行选课;选课时只要点击自己所选的课程,并加以确认即可,当某门课程被选人数已达规定人选时,该门课程就自动退出被选范围,在这之后的学生就只能在所剩课程中加以选择。学生所选课程在计算机选课系统确认之后正式生效。相对而言,计算机选课比人工选课更公开、更公正、更公平。随着选课总量的增加,计算机选课的优势将更为凸现。
跨学校的选课是拓展选修课程空间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现阶段充分挖掘教育资源的有力措施。如上海音乐学院与复旦大学合作,上音艺术管理专业学生大一时到复旦校内上管理、营销、经济类课程,大二再回上音学艺术特长,这种“1+3”培养模式集结复旦的经济管理专业优势和上音音乐学科优势,能培养出既有音乐专业知识,又有文化经济管理素养的人才,使他们今后能够以科学的方法协调、管理文化市场,在对内对外的文化贸易中发挥作用。再如复旦、上海交大、浙大、东南、浙工人、浙理工等长三角地区六所高校签署了“长三角地区六高校交换生计划备忘录”,优秀大学生可跨校学习。根据备忘录,六所高校从各自在读的全日制本科生中.根据学生自愿、学业成绩、六校间可接受的专业及人数等情况选拔推荐交换学生。接收学校再按教学要求对派出学校推荐的学生进行审核和录取.并通知派出学校和交换生。交换生赴对方大学相关专业学习有关课程,接受方将为交换生提供修读课程的成绩单及学分,交换生回原学校按所在学校和学院的规定,进行学分认定与转换。
宁夏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校际选课、承认学分、联合办学”的协议实施3年多来.宁夏大学有近4300名学生通过网络选课获得了上海交大承认的学分,其中还有240多名学生分别获得了由上海交大颁发的奖学金。“跨校选课”使宁大的师生在校园里就可以直接地感受到国内名校名师的风采,接受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提高了师生应用现代教育手段的能力,带动了学校自主优势课件的开发。形成了网络教学资源各具特色、相得益彰的格局。
高等艺术院校将迎来全球化时代,在“2006年国际高等戏剧艺术院校校长论坛”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剧协戏剧教育主席康奈路.杜明轩正式对外宣布,亚太地区惟一的戏剧院校中心将设立在上戏,全球戏剧艺术高等院校的学分将能互相承认,学生可跨多国学习不同国家的戏剧艺术。
9.如何保证选修课程的质量
选修课程的质量控制是一个系统,具体可分为课前控制、过程控制和结果控制三个部分。课前控制就是在选修课程开出之前,开课教师应提供课程简介、课程大纲、课程教材、考试要求等全部教学文件,并适时的挂在网上供学生阅览;过程控制就是在选修课程开设期间,由学校教学督导、相关教师和教学主管部门的领导联合组成的教学质量检查小组随时听课和定期听取学生的意见,并将信息及时与任课教师交换;结果控制就是选修课程的考核,任课教师应适时提供考题,经教学主管部门审核后实施考试考完之后作出分析评价,提出相应地整改措施。当某门选修课程深受学生欢迎并拥有众多的选修者,选修课程的试卷库、甚至选修课程的试题库建设就可以而且应该放到教学主管部门的议事日程上来了。选修课程的质量通过课程质量保障体系,通过教考分离实现。也就是说,选修课程
的质量控制是通过人与制度双管齐下来实现的。
和其它所有课程一样,选修课程不及格的学生,免费给于一次补考机会;如果补考再不及格.学生只能重修这门课程或者选修其它的选修课程。
实行严格的选修课程淘汰制,是保证选修课程质员的另一行之有效的措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选修课程的开设犹如一个动态的股票市场,不断有新的股票上市,也不断有不符合要求的股票退市。深受学生和企业欢迎的、优秀的选修课程可以继续开设,如有必要,也可进一步作为必修课程开设或者被其它兄弟学校所借鉴;不受学生和企业欢迎的、较差的选修课程则应坚决的淘汰。选修课程是一所职业院校综合实力的体现。
10.选修课程的开设给教学带来了哪些新的变化
在传统的教学管理看来,班级学生的数量是一个常数,数量多少—般都在教学主管部门可控范围之内,但是选修课程开设之后,某门课程究竟有多少学生前来注册听课,答案往往不是教学主管部门能说定的,主要取决于学生;而且答案往往是在学生注册之后而不是在学生注册之前。选修课程学生数量的多少完全根据课程的内容和受学生欢迎的程度,有些课程,从内容来看可能适合于全体学生,听众就会多些;有些课程,因相当专业也许就只能在小范围内进行,听众的数量就非常有限;有些课程,由于授课教师的能力,常常拥有众多的听众.有的课程则因与学生的要求有差距,每每只有少量的听众。在选修课程开设的初期,学校的教学主管部门常常会因某门选修课程的人数过多而担忧或者过少而发愁,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很正常的,需要有—个适应过程。
在传统的教学管理看来,开课的时间是一个定值,时间先后完全是由教学主管部门自定的.但是选修课程开设之后,选修课程在什么时间开设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相对于必修课程来说,选修课程理应被安排在下午、晚上或者节假日,但这并不是况,下午、晚上或者节假日更适合于选修课程.而是因为上午往往会被较多地安排必修课程。从一般的意义上说,必修课程的稳定性相对好一点,而选修课程的流动性则相对强一点。在选修课程开设的初期,由于课程总量的持续提升和排课空间的线性增加,一些学校常常会在排课问题上感到困惑,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很正常的,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
在传统的教学管理看来,因地制宜,有多少场地,就安排多少课程,这是教学主管部门多年来的老规矩,天经地义,但是选修课程开设之后,某门选修课程在人数上并不确定,安排多大的场所并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人数较多的选修课程需要相对较大的场地,人数较少的选修课程则可在较小的场地实施教学。在选修课程开设的初期,由于场地大小和选课人数之间的不匹配,的确会给场地的安排带来不少问题,比如较多的学生同时选择若干门选修课程,客观上就需要较多较大的场所,较少学生选择的选修课程,尽管人数不多,但仍然需要占用—定的场所,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很正常的.需要有—个适应过程。
在传统的教学管理看来,安排什么样的教师给什么班级的学生上课完全是教学管理的内部事务.而实际上广大学生则在迷惘中被动的接受教师,优秀教师授课,既是一种享受又是一种运气;尚有欠缺的教师授课,既是一种磨难又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但是选修课程开设之后,原本就已存在的优秀教师稀缺的矛盾就显现出来了。在选修课程开设的初期,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优秀教师门庭若市,不堪重负;而相对较差的教师则门可罗雀.有的甚至还会出现没有课程可上的局面,这种现象的出现仍然是很正常的,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优秀教师需要在保证身体健康的前提—F发挥潜能,相对较差的教师则需要认识自我,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管理看来,参加同一班级学习的对象彼此之间的基础基本相同,在接下来所接受的教育内容也基本相同,而选修课程的开设对于学习对象来说没有任何限定,任何学生.不管你来自什么学校(一般学校之间事先有过协议)、什么年级、什么专业、什么班级,凡是能够修完全部课程,并最终顺利通过考试的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学分。虽然对选课者不设任何限定,但作为选课者来说,却有一个客观评价自己的问题,即自己是否适合该课程的学习。这个评价可以由自己做出.也可以由学生之间讨论之后做出,当然在选修课程开设的初期.最理想的还是在导师的帮助下由自己最后做出。
在传统的教学管理看来,课程的开设—…般都有先后秩序上的规定,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而选修课程的开设,部分地打破了这一常规,一些课程之间并没有先后的秩序规定。不同类型的选修课程之间既有串联的关系,也有并联的关系。须视该选修课程的特点而定,如以项目为纽带的专业选修课程《汽车维修》,其内容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整车保养、发动机动力总成维修、汽车底盘维修、汽车车身维修、汽车电器维修等五个部分,这些内容之间是并立的,可以不分先后秩序;再如已分为不同层次的外语课程则有一个循序渐进问题,必须先学完较低的层次,然后再学习较高的层次。
以上我们列举了由于选修课程的开设,给现有的教学带来了一些新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对传统的职业教育的挑战,这些变化我们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步加以适应。
11.选修课程的开设给学生工作带来了哪些新的变化
选修课程的开设使日常的学生管理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在传统的班级(行政班级)的基础上又出现了—种新的形式的班级(教学班级),不同班级的学生,由于同一选修课程的学习走到一起,当这一教学任务完成之后,该教学班级就不复存在.但随着新的教学任务出现,新的教学班级也同时诞生了;以往学习时间和闲暇时间对于所有的学生来说都是统一的,学习时间,大家都学习,闲暇时间,大家都闲暇,当然一些学生在闲暇时间进行学习也是可以的,在开设选修课程条件下,学习时间和闲暇时间是彼此交叉的,部分学生可能在学习,部分学生可能在闲暇,部分学生可能在休息;以往每位班主任教师都有自己明确的工作对象、工作时间和工作任务,作为任课教师尽管从理论上说.也必须承担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但就其主要的工作而言还是教学任务,在开设选修课程条件下,由于大量的教学任务是在教学班级中完成的,对于班主任教师来说,在部分时间里,他主管的行政班级暂时被教学班级所替代,往往显得英雄无用武之地。
所有的这些新情况的出现使学生管理工作出现了若干新的变化。
学生在流动中:学生并不固定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群体之中,而是始终处于流动状态,原有的以班级为核心的、富有成效的工作体系部分地遭到了损坏,人们需要重新研究在流动状态下的学生工作的特点,人们需要重新积累在流动状态下的学生工作的经验,相当部分的工作需要重新开始。
信息不对称:由于学生始终处于流动状态,学生间互相接触的量在成倍地增加,随着接触量的成倍增加,互相间交换的信息量也在成倍增加。一方面是学生信息量的成倍增加,另一方面,作为教师.由于其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都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其信息总量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两者一比较.明显地出现了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这就给学生工作的有效进行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固定工作时间大幅减少:学生工作,特别是需要开展集体活动的工作,往往需要一定的工作时间,集体活动历来被认为是学生丁作的主渠道,是学生工作行之有效的措施。在开设选修课程的条件下,要找到这样一块供集体活动开展的时间来实属不易,因为一天的课都排得满满的,不是这些同学在上选修课程,就是那些同学在上选修课程。这给学生工作的顺利进行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鉴于以上新的变化的出现,学生工作的理念需要实现相应的转变,实现从控制到服务的转变。当前职业院校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他们身上确实存在着众多的问题,外加社会舆论的压力,学生出事就是学校的责任,这些都是客观的事实,传统的学生工作将工作的重点建立在控制的基础上也是无可非议的。但问题是在教学环境较为开放的今天,教师在或不在的时候是否能够真正实行控制?我国古代有个寓言叫大禹治水.很能说明问题。说的是父子两代共同治水的故事,父亲先治,采取堵的方式,结果水患未除却丢了自家性命;儿子接着治水,在父亲的基础上采取了堵导结合的策略,最后成功地降服了水患。学生思想工作领域真是到了非转变观念不可的时候了。
12.信息技术的发展给选修课程的开设提供了哪些帮助
20世纪70年代,国际组织倡导的终身学习理念是影响教育的第一次革命性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是影响教育的第二次革命性变化;20世纪90年代,我国签订了教育服务贸易减让表,认同了世界贸易组织的教育服务贸易是影响教育的第三次革命性变化;21世纪初,联合国的千年发展报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是酝酿着的第四次革命性变化。以上的变化都给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力。我们以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为例,看看能给职业教育带来哪些具体的帮助。
上世纪50-80年代中后期是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第一阶段,计算机辅助教学CAI(Computer-as
sisted
instruction)阶段,主要是利用计算机的快速运算、图形动画和仿真等功能,辅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某些重点、难点,这些CAI课件大多以演示为主;80-90年代中后期是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第二阶段,计算机辅助学习CAL(Computer-assisted
learning)阶段逐步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强调如何利用计算机作为辅助学生学习的工具,如用计算机帮助搜集资料、辅导自学、讨论答疑,帮助安排学习计划等,即不仅用计算机辅助教师的教,更强调用计算机辅助学生的学;90年代中后期开始是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第三阶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IITC
(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the
Curriculum)阶段,不仅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用于辅助教或辅助学,而更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创建理想的学习环境、全新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从而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与教育本质。
信息技术使信息的存储更加简易,传输更加可靠,处理更加统一;支持资源的共享,使人们的信息活动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扩展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教学信息更加丰富,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教学效果更加显著;使语音识别、语音合成、文字识别达到了实用化水平,使智能化办公成为可能。信息技术的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的特点.为选修课程的开设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使选修课程较为广泛地开设真正成为可能。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计算机、网络等辅助教师教,教材是教学有效信息量的全部;这样的教学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便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因而有利于系统的科学知识的传授,并能充分考虑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但是完全由教师主宰课堂.忽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成长。这样的教学从总体上来说是建立在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即所谓“刺激——反应”学说之上的,学习的起因被认为是对外部刺激的反应,只要控制刺激就能控制行为和预测行为,从而也就控制和预测了学习效果。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计算机、网络等既辅助教师教、又辅助学生学,教材是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依据;这样的教学由于强调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而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但是由于强调学生的“学”,往往忽视教师作用的发挥,忽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另外,当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度过大时.还容易偏离教学目标的要求。这样的教学从总体上来说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之上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相应的教学设计主要围绕“自主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两个方面进行。前者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是通过各种学习策略诱发学习的内因,主动建构;后者则是为学生主动建构创造必要的环境和条件。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由于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能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还能按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管理学科知识和各种教学信息,因而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也是其他的教学媒体或其他学习环境无法比拟的。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普及为实现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提供了最理想的条件。
从终身教育的视野看,职业教育应努力满足不同对象的学习、不同时间的学习、不同地点的学习、不同方式的学习、不同进度的学习、不同目标的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平台和网络课程,
LMS(学习管理系统)和LVC(虚拟教室系统)的出现,基本上实现了上述要求,可以集中学习、分散学习、离线学习,可以实现教案、答疑、讨论、作业、考试、统计等功能,可以不受人数多少、场地大小、教师好坏、时间先后限制等等。
当前,教育部正在加快实施“国家职业教育资源库”建设工程。争取到2010年,基本建成以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课程资源为重点,涵盖职业院校主要专业门类、行业企业在职职工培训、社会成人教育信息资源,国家、地方和职业院校三级互补、结构合理、动态更新和高效共享的“国家职业教育资源库”。
坚定不移推进以学分制度为核心的弹性教学制度是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制度保证。以学分制度为核心的弹性教学制度的实施是—个渐进的过程,既不能急功近利,一步登天;也不能畏首畏尾,裹足不前。这是一个不断探索前进的过程,在前进的过程中,一定还会碰到很多问题,我们的任务是通过进一步改革来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扬州大学听讲座也能拿学分[N].中国教育报,2003年4月
18日.
[2]本科生参与科研将可抵学分[N].新闻晚报,2006.10.10.
[3]高尔夫球、舞龙舞狮同进体育课IN).新闻晚报,2006.10.16.
[4]搞创新进社团学技能可得高分[N].新闻晚报,2006.10.17
[5]青年“鲁班”晋升高级可破格[N].解放日报,2006.6.20.
[6]上海高中选修课频打“生活牌”[N].新闻晚报,2006.10.16.
[7]上戏学生可跨国选课[N].新闻晚报,2006.10.15.
[8]上音学生走进复旦学院[N].新闻晚报,2006.9.5
[9]复旦同性恋和艾滋预防课昨开讲INL新闻晚报,2006.9.8.
[10]上海交大等高校为宁夏大学开设网络课程[N].中国教育报,2006年9月25日.
[11]江西财大礼仪课受大学生青睐[N].中国教育报,2006年10月30日.
[12]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13]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选自:《职教论坛》2007/2(下)